整體來說,2022年的智能家居市場呈現出一片“死氣沉沉”的跡象,曾經的“扛把子”品類智能音箱銷情跌跌不休,其他細分品類雖然偶爾會有一些亮眼表現,但整體上依然無法掀起太多的波瀾。
(圖片來源:Veer)
到了2022年底,Matter協議的正式到來讓各大廠商見到了機會,我們在采訪歐瑞博等頭部廠商時他們也有提到,希望借助Matter協議登場帶來的市場機遇提升品牌影響力,在全新的智能家居競爭大環境中取得更好的成績。而展望2023年的智能家居市場,可想而知Matter協議能否回應大家的期待變成了關鍵所在,但在此之外2023年智能家居市場仍有數個“謎團”需要解答,整個行業的興衰轉折點,或者就在2023的這幾個關鍵詞中。
Matter
固然在行業看來,Matter的正式登場或許會是重塑行業定義、改變,其歷史意義或許不亞于2000年前強大的秦王朝一統六國。但實際上,支持Matter 1.0的設備正式上市后,在這幾個月內我們并未見到整個智能家居行業出現了任何變化。當然可以理解為“Matter 1.0面世時間尚短、未成氣候”,只是有一些廠商也的確對Matter 1.0的到來未抱有積極態度,認為這個行業依然如從前一樣運轉,而不會因Matter 1.0的到來而改變。
在此前的2022智能家居年度盤點文章中,小雷曾針對Matter協議的現狀作出如此評價:
但從今年下半年各品牌的表現來看,大家對Matter的支持似乎有些“口是心非”:不少品牌都宣布將延期支持Matter協議,有的品牌甚至僅在所謂“海外版”中加入對Matter協議的支持。而作為智能家居行業的“獨狼”,蘋果甚至僅在高配的Apple TV上提供Thread網絡支持。
用通俗的話講:想用Matter,得加錢。
換言之,一方面的確有一些廠商如歐瑞博等在積極接入Matter協議來提升品牌影響力,但另一方面也有相當一部分廠商對Matter協議處于觀望態度。至于具體是哪個派系,就視乎該品牌在市場上的地位:頭部品牌希望維持住自己的生態壁壘,而中腰部品牌則希望借助Matter協議擊潰“階級固化”,讓自身有更好的機會躋身巨頭之列。
(圖片來源:CSA協會)
可以預見,在2023年Matter協議能否真正普及,將會決定了智能家居行業是否能真正地團結一致、快速普及。與此同時,當生態壁壘不復存在,市場的兼并、淘汰自然隨之加速,2023年我們或能見到更多的企業會受到市場的無情沖擊,再度洗牌。
但如果Matter協議依然得不到大多數廠商的支持,被束之高閣,那么智能家居市場也談不上會有什么改變,我行我素、各自為政的局面不會改變。如要面對這混亂無序的行業現狀,相信消費者也很難提起興趣去嘗試什么“前沿科技”。
Wi-Fi 7
2022年Wi-Fi 7技術初露鋒芒,雖說還遠談不上普及的程度,但在一些智能手機、芯片上,我們已經能夠見到該技術的身影,一些頭部廠商也已經公布了適配計劃。相較于當前主流的Wi-Fi 6(6E)技術,Wi-Fi 7最大的優勢在于數據吞吐量的極大提升,在320MHz頻寬、4K QAM、增強MU-MIMO等技術的加持下,Wi-Fi 7的最高理論速率可以達到46 Gbps,是Wi-Fi 6最高理論速率的3倍以上。
(圖源:TP-Link)
在業界看來,Wi-Fi 7很可能是和Matter一樣重要的全新技術,Matter作為一種連接協議決定了產品兼容性的上限,而Wi-Fi 7作為連接底層技術則決定了產品體驗的下限:能夠在一定范圍內極大提升IoT設備之間的信息(如文字信息、圖片信息、視頻信息等)交換能力,多設備體驗更加統一。
在2023年,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我們或許能夠在中國市場上見到某些支持Wi-Fi 7技術,甚至是以Wi-Fi 7技術為核心賣點的產品出現。然而,受限于Wi-Fi 7傳輸技術在國內的普及程度和消費者的升級意愿,這類產品顯然不會是成為主流。而且,Wi-Fi 7技術的普及路線必然是由智能手機引領需求變革,以IoT產品的體量無法推動技術迅速普及,自然也談不上成為賣點了。
跨端系統
在2023年,“跨端系統”可能會是一個非常熱門的名詞,由智能手機廠商掀起的IoT生態占位大戰一觸即發。放在過去,IoT廠商可能會很少考慮跨端系統的存在價值,因為IoT設備之間的連接屬于簡單連接,設備各司其職,只要不出錯就可以了。但是,當智能手機作為核心角色介入后,設備之間如何穩定、便捷地進行統一管理、快速調度變得非常重要,因此智能手機廠商主動地打造跨端系統,希望以系統為底座構建更具用戶粘性的產品生態。
在2022年里,除了OPPO明確提出名為“潘塔納爾”的跨端系統外,榮耀也在MagicOS 7.0系統中強調了多設備協同、信息交互的體驗升級,可見其系統建設的重心已經從智能手機向“智能設備”過渡。
(圖片來源:OPPO)
2023年,隨著Matter等高兼容性協議和其他連接技術的到來,IoT設備之間的交流將會更加緊密,因此更成熟、穩定、功能豐富的IoT連接系統有了更高需求,不光是會在智能手機行業中變得流行,這股風潮也會席卷智能家居行業。
智能音箱
曾幾何時,智能音箱是IoT行業中的先行者、領頭羊、代表作,但到了2022年,這一切都變了。2022年8月3日,國際知名數據機構IDC發布了最新的《中國智能音箱設備市場月度銷量跟蹤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銷量為1483萬臺,同比下降了27.1%;對應的銷售額為42億元,同比降幅也達到16.2%。
基于智能音箱在整個IoT行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一銷量情況其實也釋放出了一些令人感到不妙的信號:IoT行業中的“中心”要換人了。一直以來,IoT生態系統的組建都離不開中心硬件,在這之前一直由智能音箱擔任這一角色。但隨著網絡條件的增強、連接協議的優化,IoT生態中“中心”的概念被大幅削弱,只要不是防盜器這種功能單一的小器件,智能電視、平板、手機都能成為生態中心。
(圖片來自UNsplash)
同時,另一新興品類“智能中控屏”的出現也讓智能音箱的中心地位變得更加岌岌可危,在2023年我們極有可能會見到智能音箱的市場份額進一步下滑,甚至退出歷史舞臺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對廠商來說,智能音箱的失敗似乎并不會影響他們的全局計劃。歸根到底,智能音箱最大的價值其實是“作為智能語音助手的載體”,雖然智能音箱銷情不妙,但智能語音助手早已完成在其他載體上的重生,從智能手機在智能汽車,處處可見他們的身影。
因此,隨著智能音箱的沒落,有關“智能家居中心設備”的討論也會告一段落,甚至進入“去中心化”時代。但同時,IoT設備又會成為“每款都是中心”的產品,將用戶體驗推高至全新層次。
全屋智能
2022年,“全屋智能”在市場上經歷了從陌生到熟悉的變化,而到2023年,全屋智能很有可能會成為IoT賽道中的重要一個細分項。不過需要預警的是,在全屋智能中目前的領先者并非傳統的智能家居巨頭甚至是家電巨頭,而是“跨界選手”華為。憑借強大的整合能力,華為早已推出一系列覆蓋多場景、多價位的全屋智能產品,并依靠自身品牌號召力和房地產巨頭展開合作,在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
(圖片來自UNsplash)
而在華為之后,小米、美的、海爾等廠商也緊隨其后推出具體方案,全屋智能大戰一觸即發。在2023年,隨著滲透率的提升全屋智能很可能會成為一個大品類,雖然還不能左右戰局,但也令人無法忽視。
個人認為,全屋智能產品背后體現的更多是廠商的單品實力和整合能力,而且擁有打包方案能夠降低用戶的組建、體驗成本,讓智能家居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換言之,全屋智能將會成為企業快速建立用戶忠誠度的“捷徑”,但同時也將加速行業淘汰,不具備全屋智能能力、只能供應單品的中小企業,要不是“找靠山”,就只能被殘酷的市場競爭淘汰。
真正的“巨頭”出現了嗎?
智能家居行業在2023年的最后一個懸念,行業中的領頭羊真的出現了嗎?智能家居賽道吸引諸多企業入局,其中不乏蘋果、華為、美的、海爾等不同領域中的巨頭玩家,但他們都無法在智能家居賽道中成為“統治者”,成為獨霸一方的巨頭。
“巨頭”是否存在,對智能家居行業來說非常重要。對一個“混亂”的行業來說,行業巨頭的出現便意味著產品的迭代演進有了明確的方案,而且商業模式得到了市場認證,進入到可持續發展階段。
顯然,現在的智能家居沒有真正的巨頭出現,也代表行業很多東西都存在不確定性,包括可持續的盈利模式,得到市場廣泛認可的產品路線,甚至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的。另一方面,我們常說“亂世出英雄”,智能家居行業潛力巨大、前景樂觀,至少現在這一刻對所有企業來說競爭的機會都是相對公平的。Matter 1.0的落地、新的技術不斷涌現,更有各式各樣的產品模式面世。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一、前言:小米推出全新升級款智能門鎖近些年,因為智能電子門鎖有著便捷、安全的特性,多種解鎖方式,讓用...
作為年輕一代的全新生活方式之一,自動化、智能化的生活如今并不止停留在想象之中,而是已經真真切切地“飛...
日前,Zigbang直幫(以下稱直幫)與沙特阿拉伯國家住房公司(NHC)在利雅得前沿會展中心簽署諒解...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添置家電時會更傾向于“健康+智能”的產品,這也...
IT之家 2 月 22 日消息,索尼官宣,2023 款 BRAVIA XR 電視將于北京時間 3 月...
一套有品質的智能家居不僅能夠營造舒適的居家環境,還能為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保駕護航,甚至還能為消費者提供...
智家網客服中心竭誠為您服務
王經理:185-2907-0660(手機/微信)
盛經理:177-9776-8073(手機/微信)
毛經理:173-2940-7729(手機/微信)
劉經理:173-2940-3639(手機/微信)
賀經理:181-3777-8751(手機/微信)
廣東智能家居群
簡單一步獲取財富機遇,搶占商機!關閉
姓名:
手機: